×

登录

咨询热线:400-168-0561(免长途费)
当前位置:首页 > 中西医执业医师 > 复习指导

中西医执业医师考点速记

2025-08-11 来源:医学考试在线 浏览次数: 发布者:王老师

        今天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中西医执业医师的相关考点。

        一、泄泻

        1. 泄泻基本病机为脾病与湿盛,致肠道功能失司而发生泄泻。病位在肠,主病之脏属脾,同时与肝、肾密切相关,病理因素主要是湿。

        2. 泄泻以大便粪质稀溏为诊断的主要依据。

        3. 泄泻的治疗大法为运脾化湿。急性泄泻多以湿盛为主,重在化湿,久泄不止者,宜固涩。暴泻不可骤用补涩,以免关门留寇;久泻不可分利太过,以防劫其阴液。

        4. 泄泻辨证论治:

        寒湿内盛证——芳香化湿,解表散寒;方药:藿香正气散加减。

        湿热伤中证——清热燥湿,分利止泻;方药:葛根芩连汤加减。

        食滞肠胃证——消食导滞,和中止泻;方药:保和丸加减。

        脾胃虚弱证——健脾益气,化湿止泻;方药:参苓白术散加减。

        肾阳虚衰证——温肾健脾,固涩止泻;方药:四神丸加减。

        肝气乘脾证——抑肝扶脾;方药:痛泻要方加减。

        【进阶攻略】

        泄泻的病理因素主要是湿,运脾化湿是泄泻的治疗大法,暴泻不可骤用补涩,久泻不可分利太过。

 

        二、痞满

        1. 痞满是指以自觉心下痞塞,胸膈胀满,触之无形,按之柔软,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。

       2. 痞满的基本病位在胃,与肝、脾的关系密切。中焦气机不利,脾胃升降失职为导致本病发生的病机关键。

       3. 痞满与胃痛:胃痛以疼痛为主,胃痞以满闷不适为患,可累及胸膈;胃痛病势多急,压之可痛,而胃痞起病较缓,压无痛感。

       4. 痞满与鼓胀:两者均为自觉腹部胀满的病证,但鼓胀以腹部胀大如鼓,皮色苍黄,脉络暴露为主症;胃痞则以自觉满闷不舒,外无胀形为特征;鼓胀发于大腹,胃痞则在胃脘;鼓胀按之腹皮绷急,胃痞却按之柔软。

       5. 痞满与胸痹:胸痹是胸中痞塞不通,而致胸膺内外疼痛之证,以胸闷、胸痛、短气为主症,偶兼脘腹不舒。而胃痞则以脘腹满闷不舒为主症,多兼饮食纳运无力之症,偶有胸膈不适,并无胸痛等表现。

       6. 痞满与结胸:两者病位皆在脘部,然结胸以心下至小腹硬满而痛,拒按为特征;痞满则在心下胃脘,以满而不痛,手可按压,触之无形为特点。

       7. 痞满辨证论治:

       (1)实痞

       饮食内停证——治法:消食和胃,行气消痞;方药:保和丸加减。

       痰湿中阻证——治法:除湿化痰,理气和中;方药:二陈平胃汤加减。

       湿热阻胃证——治法:清热化湿,和胃消痞;方药:泻心汤合连朴饮加减。

       肝胃不和证——治法:疏肝解郁,和胃消痞;方药:越鞠丸合枳术丸加减。

       (2)虚痞

       脾胃虚弱证——治法:补气健脾,升清降浊;方药:补中益气汤加减。

       胃阴不足证——治法:养阴益胃,调中消痞;方药:益胃汤加减。

       【进阶攻略】

       痞满的病机关键是中焦气机不利,脾胃升降失职。注意痞满与胃痛、鼓胀、胸痹、结胸的鉴别。

 

推荐课程

推荐图书

×
热线电话
400-168-0561
备考QQ群
医师群: 457349802
护士群: 398775807
护士群: 392484747
药师群: 375711639
备考微信群
博傲护理 博傲药师 博傲医师
20年专注医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