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
登录

咨询热线:400-168-0561(免长途费)
当前位置:首页 > 放射医学技术 > 复习指导

血管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

2025-03-04 来源:医学考试在线 浏览次数: 发布者:王老师

       “血管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”为了帮助大家了解,小编整理如下:

       (一)血管内灌注药物治疗

       1.血管收缩治疗 

       经导管向有关动脉内滴注加压素,以控制胃肠道出血,例如食道胃静脉曲张出血、胃粘膜弥漫性出血及结肠憩室出血等等。

       2.肿瘤化疗 

       导管留置于供应肿瘤的动脉,滴注化疗药物,使局部用药浓度加大,避免或减轻化疗引起的全身反应。

       (二)经导管血管栓塞法

       经原血管造影的导管或特制的导管,将栓塞物送至靶血管内,一是治疗内出血如外伤性脏器出血、溃疡病、肿瘤或原因未明的脏器出血。另一是用栓塞法治疗肿瘤,因肿瘤循环部分或全部被栓塞物阻断,以达控制肿瘤之生长,或作为手术切除的一种治疗手段;亦可用于非手术脏器切除,例如注射栓塞物质于脾动脉分支内,即部分性脾栓塞,以治疗脾功亢进,同时不影响脾脏的免疫功能。

       常用的栓塞物质如自体血凝块、明胶海绵、无水酒精、聚乙烯醇、液体硅酮、不锈钢圈、金属或塑料小球及中药白芨等。

       (三)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

       肾动脉PTA(或PTPA)多用于肾源性高血压,使狭窄肾动脉扩张,从而降低血压。PTA亦可用于冠状动脉,称为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(Percutaneous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,PTCA),使硬化的冠状动扩张,以达到治疗冠心病的目的。PTA使用的导管为带胶囊的双腔导管,将胶囊段置于狭窄血管处,囊内注入含有造影剂的液体,加压至3~6个大气压,每次持续10-15o.加压可重复3~4次,多数能使狭窄血管达到扩张的效果。

       PTA多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血管,其机理是粥样斑块受压,内膜和中层撕裂、伸展,使管腔增宽。其他原因的血管狭窄,如多发性大动脉炎,先天性血管狭窄,有时也可用PTA治疗。

       以上“血管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”由博傲小编整理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!
 

推荐课程

推荐图书

×
热线电话
400-168-0561
备考QQ群
医师群: 457349802
护士群: 398775807
护士群: 392484747
药师群: 375711639
备考微信群
博傲护理 博傲药师 博傲医师
20年专注医考